野山参
吉林参茸网
人参
人参
 
  人参“须”指野山参主根和侧根(分腿)上渐细的须状根,须上长有不规则分布的小疙瘩,是细小的吸收根留下的愈伤组织,习称“珍珠点”,也称“珍珠疙瘩”。

  野山参生长年代久远,短则生长三四十年,长则百八十年,乃至几百年,在漫长的生长过程中,生态环境复杂多变,历经磨难,所以须根的生长承载着大量的生物信息。鉴别野山参的须根,主要从形态和质地两方面进行鉴别,即对野山参的“须”和“珍珠点”进行鉴别,通过鉴别“须”和“珍珠点”,可以估断野山参的参龄、甄别纯货与各种趴货、审视其美感程度,辨析其生长过程、生态环境等等。

【须】野山参的腿总是自然地过渡为几根细长的主须,而侧须较少,腿与须之间通常没有明显界限,须根稀少而细长,一般长达30-60厘米以上,年老的山参长及1米有余,通常须根是主根长度的3倍以上;生长年代久远的野山参,主须只有一两支,光溜、圆润、简约没有分支,没有毛须,分外清秀,须条清疏不乱、不并拢;须根质地木质部呈半纤维化,淀粉含量少,因而纤维紧柔,不易折断,有一定的弹性张力,新鲜时须根质地柔韧,稍加弯曲松手后会回复原状;鲜品加工成干品后,原来弯曲的造型,依然如故,有的弯曲微细,自然成纹;有的弯曲飞扬,转左则右;有的弯曲迥旋,龙飞蛇舞,美名为滚皮须,龙缠须,习称“皮条须”。

  野山参须根的性状与园参、趴货有本质的区别。园参趴货之须短而嫩脆,多丛生如刷帚状。够老的野山参,须条圆润光溜,而且大气磅礴,大弯大曲,少分支,柔而见韧,长而见秀,可谓“须似皮条长又清”。野山参长出“皮条须”,像长出枣核艼一样,是老山参的标志,参龄起码也得七八十年以上。“皮条须”末端的吸收须韧而老健,即使加工成干品,仍保持它原来的弯曲状。年幼的野山参,生长旺盛,侧须多而短,丛生散乱,全身长满了许多季节性吸收须,柔而软蹋蹋,毫无韧劲,制成干品,呈自然下垂状,少弯曲,酥脆易断。通常须根多而短,则表明生长年份短,须杂拢则可能是生长过程中被移动之故。南方人知道皮条须是野山参的特征,但见过皮条须的人不多。没有见过鲜货,则没有感观经验,就一句“圆润光溜”很难揣摩领会。富有经验的放山老药工,触摸须条,根据柔韧程度,能大约判断出野山参的年限,比看芦头、皮色更准确。

  野山参特有的“灵气”不仅体现在体灵腿尖上,更有趣的是体现在神采飞扬,天机活泼的须条上,须条特有的弯曲性状与形态,彰显出野山参的须条野趣无穷,美不胜收,一句“须似皮条长又清”远远不能涵盖它的灵性与美感。东北人深谙其中韵味,赞美它的飞动异常,诉说它的缘故由来,常常津津乐道,陶然自醉,而南方人缺少感性知识,少有悟性。

【点】点是指根须上不规则分布的根瘤状突起组织,是细嫩的吸收根脱落留下的愈伤组织,多年积累而成,形象一串珍珠,故称为“珍珠点”

  通常人参生长五六年后,须根上常常显现出或多或少的疣状突起物,即所说的“珍珠点”,在较大或较老的新鲜园参上可以明显见到。野山参须根上的疣状突起往往十分明显,宛若一串串珍珠,通常从较粗的须根一直延伸分布到细小须根的末梢,有时稀疏,却总是十分明显,而且加工成干货后依然清晰显见,这是老山参特征之一;年幼的山参残痕积累少,珍珠点尚小,新鲜时"珍珠点"明显,晒干以后不是特别明显;较大的园参新鲜时可以见到珍珠点,但加工成干货后就只能隐约显见了。  

  野山参须根的特征概括起来就是:清疏不乱、纤维柔韧、弯曲悠长、珍珠点点。简单地说就是“珍珠疙瘩皮条须”,这是野山参须根的显著特征。南看芦头,北看须。东北人在商贸中重视须条形态、质地的查看,因为须条的性状特征是判断野山参生长年限的重要依据,鉴别时要紧紧抓住这一特征,辨析真伪。

 
人参
 
 
返回首页本站声明公司位置联系我们关于本站网站地图       
  深圳市福源堂参茸有限公司  地址:中国·深圳市滨河大道5003号爱地大厦东座1402
  业务联系:韩先生  移动电话:86-15943029168/13723771727
  办公电话:86-755-83556106  图文传真:86-755-83397866
  电子邮件:okok99@ginseng99.cominfo@ginseng99.com